咨询:0371-63218905

分析跨境电商未来发展趋势

  分析跨境电商未来发展趋势
 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贸易方式和新型业态,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。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不仅可以带动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增长,还可以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,提升“中国制造”和“中国服务”的国际竞争力,培育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优势。
  近年来,传统零售商、海内外电商巨头、创业公司、物流服务商、供应链分销商纷纷入局跨境电商,跑马圈地,一度呈现野蛮生长的局面,政府监管部门也在积极摸索,在政策层面调整完善,引导跨境电商良性发展。对跨境电商未来趋势的精准把握,不仅是企业的期盼,也是政府完善服务的需要。
 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,跨境电商还在发展之中,还远没有到达成熟稳定的发展阶段,但是跨境电商未来的发展方向,必然是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、促进全球贸易便利化,有利于提升国内居民福祉,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长期健康发展。根据多年来对跨境电商的研究分析,提出以下跨境电商发展的十大趋势:
  1、以出口为主导
  对于中国外贸出口而言,跨境电商能够有效化解当前外贸企业面临突出问题,有效拓市场、促转型、树品牌,把跨境电商打造成为外贸出口的新的增长点。一是拓市场,通过跨境电商来开辟新的出口市场是很好的抓手,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,市场潜力看好。通过跨境电商,打造一个网上丝绸之路,形成另外一个通往世界市场的大通道,是对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有效补充。二是降成本,跨境电商通过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电商平台,促进电商化发展,有效降低国际贸易门槛,由于具有直接面对客户、品牌推广费用较低等优势,有效地缩短了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产业链条,减少中间环节,降低了交易成本,使得生产者获得更多的利益分成,也使得消费者的实惠,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。三是促转型,发展跨境电商,生产者可以直面世界各地的终端消费者,自己的品牌推广不再依赖中间商,有利于中小微企业孕育自主品牌、提升效益;从消费上讲,我们正进入一个个性化消费的时代,出口订单小型化越来越明显,跨境电商的发展把原来的单一市场扩大到全球,与传统贸易方式的接单生产仅仅面向某国家某一地区市场相比,无疑是大大拓展了市场规模,可以有效扩大单量,既满足个性化需求,又能保持工业化生产的规模效益。
  从国际上看,鼓励出口是各国的通行做法,跨境电商业务也不例外。据统计,去年我国跨境电商全部进出口业务中,出口占比达到86.7%。在目前以及可预见的将来,特别是考虑到我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动摇,必须坚持以出口为主的方针,预计出口电商占比仍将保持在80%以上。跨境电商出口卖家正在从广东、江苏、浙江等沿海地区向中西部拓展,正在由3C等低毛利率标准品向服装、户外用品、健康美容、家居园艺和汽配等新品类扩展,这将为我国出口电商发展提供新的空间。
  2、适度发展进口
  近年来,跨境电商进口业务发展出许多模式,如代购模式、海淘模式、直邮模式、保税备货模式等等。在发展初期,国家本着先发展后规范的初衷,对于进口模式持开放态度,鼓励积极探索,甚至给予极为优惠的政策,如“6+1”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开放给予了跨境电商税收上的优惠政策,即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购买的海外商品只需要缴纳行邮税,免去了一般进口贸易的“关税+增值税+消费税”。业内熟知的“56号”和“57号”文,从政策层面上承认了跨境电子商务,也同时认可了业内通行的保税模式。 50元以下行邮税免征,更是这些年跨境电商的第一大利器。但此后许多地方跨境电商的野蛮生长,如通过保税模式进入仓库的货物能以个人物品清关,无需缴纳传统进口贸易17%的增值税,必然会对传统进口贸易带来冲击,严重威胁了国家关税制度,威胁到国家税收。在不得已的情况下,2016年4月8日,财政部、海关总署、国家税务总局以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,促进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健康发展为名,出台新政,主要内容一是实行新的税率,相比此前行邮税10%的税率大大提升,缩小了与一般贸易征税之间的税率差,二是严格通关单管理,三是实行正面清单管理制度,限制跨境电商商品种类,四是设定了个人单次和年度内跨境电商交易限值。跨境电商的税收红利窗口逐渐关闭,对跨境电商进口带来严重冲击,据统计,新政实施一周,郑州、深圳、宁波等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进口单量分别比新政前下降70%、61%、62%。
  从长期来看,跨境电商进口对于丰富国内商品供给、提升居民消费层级有积极作用,但是必须明确,那种以税收优惠作为主要竞争手段的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,竞争将更多地体现在品牌、质量、服务和效率上。今后,我国政府仍将适度发展跨境电商进口,进行政策创新,促进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,提高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质量。
  3、阳光化将是大势所趋
  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机制的不完善,海关驻邮局监管机构对通过邮包寄送的商品包裹的综合抽查率较低,难以对每个邮包进行拆包查验货值和商品种类,大量的海淘快件邮包并不履行报关手续,实际上不计算进出口货值,不仅出口邮包不征税,进口邮包也基本不征税,直接导致利用我国跨境电商商品政策漏洞的灰色通关现象。
  随着跨境电商规模的扩大,开正门、堵偏门,将灰色清关物品纳入到法定行邮监管的必要性不断增强。同时,跨境电商阳光化有助于保障正品销售、降低物流成本、完善售后制度,是未来跨境电商发展的必然方向。未来随着跨境电商试点阳光化继续推进,监管经验不断累积丰富,使阳光模式流程化、制度化。
  4、建立海外仓完善跨境物流体系
  物流是电商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,也是目前中国跨境电商发展主要瓶颈之一。跨境电商海外物流体系目前依赖三路大军:一是顺丰速运、韵达快递、中通快递等国内快递企业国际业务更是刚起步,还只能是配角。二是中国邮政积极拓展跨境物流快递业务,取得了一定的突破,但是邮政快递依靠万国邮政联盟的互助协议,电商利用这种通道来寄送商品包裹,与初衷不符,未来会受到各国政策限制。国内企业在国际覆盖范围、物流配送效率、物流信息采集等方面与国际物流快递公司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。三是联邦快递(FedEx)、联合包裹(UPS)、敦豪速递(DHL)、天地快运(TNT)等国际物流快递公司是跨境包裹的主要承运商,实力雄厚、投送能力强,服务质量高好,但寄送价格高,一般电商无法承受。从发展趋势来看,今后要促进国内物流快递企业的国际化发展,拓展国内物流快递企业的国际服务网络,提高物流配送效率,力求为客户量身打造仓配一体的一站式物流供应链服务;制订跨境物流配送企业服务质量标准,促进跨境物流配送企业提质增效;建设海外仓,帮助跨境电商跨越时空阻隔,提升用户体验。
  海外仓是改进国际物流的重要举措。海外仓是指国内企业深入海外买家所在国家,在当地建立仓库并储存商品。当该国(地区)买家在线上下单之后,由当地的仓库直接向其派送包裹。建设海外仓可以有效解决国际物流时间过长,容易丢失,不能满足当地购物习惯、支付习惯和及时退换货,也就不能提供本土化的购物体验的问题,帮助电商降低物流成本、缩短交付时间、贴近用户服务。
  5、完善金融服务开放第三方支付
  目前,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,银行转账、信用卡、第三方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并存。跨境电子商务B2B目前主要以传统线下模式完成交易,支付方式主要是信用证、银行转账如西联汇款。跨境电子商务B2C主要使用线上第三方支付方式完成交易。在中国市场,我国一批优秀的第三方支付本土企业,比如支付宝、财付通和银联电子支付,已获得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资格、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试点资格、跨境汇款业务试点资格等跨境支付业务试点资格,陆续进军跨境支付领域,致力于提供高效、便捷、安全的跨境网络支付服务。它们可以通过银行为小额电子商务交易双方提供跨境互联网支付(包括单笔交易不超过5万美元的货物贸易和留学教育、航空机票、酒店住宿等服务贸易)所涉及的外汇资金集中收付及相关结售汇服务。总体而言,我国第三方支付本土企业尽管发展很快,其中支付宝占据主流地位,但目前尚不具备国际竞争力。今后要继续推进金融创新,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支付限额,引导和支持国内金融机构特别是支付企业“走出去”,逐步完善跨境电子支付体系,有效满足境内外企业及个人跨境电子支付的合理需求,助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。
  在除中国之外的全球市场,美国的第三方支付系统PayPal(贝宝)是规模最大的在线支付工具。2014年,PayPal在全球总共处理资金2350亿美元,实现营业收入80多亿美元,移动端的交易笔数超过总交易笔数的68%。作为美国公司,受制于中国政府尚未对外资第三方支付开放,PayPal无法在中国大陆开展本地支付,但为我国跨境电商提供外币在线支付服务已有多年。随着中国跨境电商在全球的崛起,PayPal与越来越多的国内跨境电商平台开展合作,并携手银联打通国内银行卡包括借记卡,还将为中国商户正式推出B2B2C跨境电商解决方案。建议国家从发展大局考虑,尽快开放外资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中国从事相关业务。